家族排列簡介 

 

家族排列屬於「排列方法」的一部份,來源於過去家庭心理諮商,當心理諮商師要與孩童工作時,常會邀請家長一起諮商,但常常父母其中一位因故無法出席,改由其它心理師代表;奇特的是,當這些未出席的家屬,由其它無關係的第三者代表時,仍會有其家屬對此家庭的感覺,因為這種奇特的經驗,使許多心理諮商師開始對此現象展開研究。

八○年代德國心理師海寧格(Bert Hellinger)對此展開一系列的研究,從中找出一根主軸──序位(order),試圖對此奇特的現象作解釋。所謂的「序位」,簡單的說,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個位子。例如,小時候玩的「大風吹」,總有一個人找不到自己位置,這個人很可能就是排列方法中黑洞的來源。

除此之外,序位可細分如下討論:

1. 歸屬感:
在任何一個團體中,每個人都有一個正確的位置,都有相同的權利歸屬於此團體,這個團體小至家庭,大到國家、民族,甚至共同存在於地球的權利。
在家庭中,可能某位成員的行為,讓家族蒙羞,或因太過痛苦的經驗,至使他的名字在家族中抹去,像傳統中國常有「逐出家門」的事情,但這只是此人不再家族中,其位子仍存在,如同一個黑洞般,後代不斷有成員無意識的被吸引,甚至複製他的行為或命運。

2.時間的優先順序:
即先來後到的順序。
在家庭中,夫妻關係在先,再是父母關係,因此父母間的伴侶關係優先於子女的關係,這是依時間的先後得到結論。同樣的,老大給予老二、老三,老二接受老大所給的,再給予老三,這是長幼有序的自然描述。
另外,新關係比舊關係也有優先地位,伴侶關係比原生家庭有優先地位;第二次婚姻比第一任婚姻有優先地位。

3.施與受的平衡:
家族會將每個成員緊密聯繫,某個成員的痛苦與責任,會被其他成員感受到與承接。也因此,家族中的任何成員,尤其是那些保護力最薄弱的成員,都可能盲目被牽扯進其它成員的想法、關心、感覺,以及他們的目標與衝突。這是一個系統平衡的需求,所以我們潛意識會用「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」的方式,為家族盡一些義務,也就能常看到一個家族的悲劇,一代一代的複製。直到雙方施與受相等時,給予者與接受者均感到平靜。

真正的解決方法並不是按照前述的「盲目的愛」來作平衡,應以一個更高的層次來尋求平衡,例如:尊重被排除的成員,而非重複他們的錯誤或悲劇,讓過去,無論好壞,都成為過去,使系統找到平靜,也使這些被排除的成員在心靈中恢復到原來的位置,他們就成為祝福的來源,而非黑暗的威脅。當每位屬於系統的人,在心中都能給其它成員一個適當的位置時,系統中所有的人都會感到完整與平靜。

 

排列方法運用

這個「序位」概念放在整個世界而言,又可依不同團體來討論,與進行排列的方式:

1.家族排列:
主要涉及個人家族,家族中一旦失序,產生的議題包括男女親密關係、親子關係、手足關係或莫名情緒等議題,當個人行為與序位相衝突時,可能會以疾病、不敢成功、或無法控制的感覺,例如:憤怒、絕望、悲傷、失望等情緒來平衡,造成身心健康的影響,進而衍生出金錢、工作等議題。

2.組織排列:
組織若是失序,則會產生人員的不穩定,業務的下降,財務的漏洞。透過組織排列,則可看見問題的癥結點,有時是公司部門的位置錯放,有時是老闆自身家族的議題,也有時是員工自身議題,更多的是公司自己目標不明確所造成。組織排列用在企業管理上,不失為一種既有效率且能一針見血看到企業問題的核心。

3.個人心靈成長
可透過小排列,做個人自我探索、靈性成長、人際關係、目標排序、重大抉擇與身心靈整合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aej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