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台北孔廟玩吧

 

星期天一早睡醒,信步走到大龍垌,舒舒服服的吃個西式餐點,就在街頭漫步,孔廟門前有許多假日攤位已開始準備,已記不得上回進孔廟到底是啥時候,想當初高中的時候,幾乎假日都耗在這念書,事過境遷,竟然履履過門不入,也太對不起孔老夫子這個優良的老鄰居,況且上個月到蘇州還特別去文廟拜會他,前些年在北京時,特別喜歡去國子監(北京的孔廟)瞎逛,反倒近在咫尺的台北孔廟常視而不見,實在不是做好鄰居的態度。

 

一進孔廟,穿過禮門,見到萬仞宮牆,前有狀元橋(泮橋),這裡是小時候蹣跚學步時,老爸老媽常在這陪我玩的地方,那時從來沒想過這個半月池與這橋,和念書、功名有啥關係,不過就是我的玩具之一罷了。

 2010_10171183.JPG

這棵松樹居然是民國44年蔣中正手植,看來也只有兩公尺高,小時候跑來跑去,從沒發現有這株樹

2010_10171188.JPG 

穿過義路,屬於孔廟東側,一個長形空地,當初大學聯考準備京劇術科時,假日常獨自一人在此練長棍,耍花槍,對沒有運動細胞的我而言,練武比讀書唱戲更辛苦,卻不想星期日的中午仍有一幫人在此練武,還看到三個中學生既要練棍還要在一旁紮馬步,那青澀的模樣一如當初的我。

在雙排樹木的前方,有個大廣場,我曾經在這裏練習耍比我身高還高的木棍,還好老天保佑,沒被打成腦震盪

 2010_10171189.JPG

走進儀門,即是孔廟的主建築──大成殿,儀門兩旁的左、右廂房,在中學時期就是我自習的地方,景物依舊,人事全非,現在已沒有自習室,改為導覽簡介之處,可是不變的是整個孔廟靜謐的氛圍。還記得當初在此自習最常見到的並不是遊客,而是不怕人的松鼠,聽說到現在仍不時出來蹓躂。逛了一圈才驚覺,在寂寞的十七歲,在被聯考壓的喘不過氣的晦澀歲月中,一直靜默陪在我身邊的居然是孔老夫子。想當初血氣方剛,對世界充滿抱負,認為第一個要改革的人就是像孔夫子這種人,還很認真的在論語上作屬於我理想世界的眉批呢。

祭孔大典就在這個大成殿上舉辦,每年九月二十八日,我都是聽著叮噹禮樂在睡夢中與孔老夫子相遇

2010_10171195.JPG

關著門的廂房就是小時候自習之處,面對著大成殿,好像孔老夫子盯著我們讀書,只是大多時候都是在發呆作白日夢,孔夫子小時候也應該如此吧

2010_10171196.JPG  

孔廟的寧靜氣氛不變,但整個建築從硬體到軟體有很大的變化,從文物展示室對於傳統樂器多媒體的介紹,可看見時代的進步,與主管單位的用心。在中國各地自助旅行時,常會到文廟逛,如北京的國子監,屬於皇家氣派的孔廟,這個孔廟與政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是道統的傳承;如南京的孔廟或蘇州的文廟,雖是地方性質的孔廟,但大多是誇耀當地出了多少狀元,文風多盛等……,台北孔廟在這上頭自然無法比擬,但卻強調儒家文化在現代生活上的體現運用,例如,不時舉辦茶道、書法、雅樂等現場活動,甚至聽說不久後有劇場實地演出,讓現代人能更體驗過去論語、孟子中提倡的美感生活,真的是一個推廣儒學的好方法。更重要的是還有一批熱心的導覽員,願意主動對遊客解說,在互動的過程中,著實收獲不少,這收獲倒不是孔廟專業的知識,畢竟我還是中國哲學科班出身,反而是看到現在年青人對於社會、對於人的熱忱,這些年間遊走兩岸三地間,感覺台灣最為勝出的地方。

這個大圓桌好玩,輕輕拍一下,就有圖上樂器的演奏,是很好的示範教學

2010_10171205.JPG 2010_10171206.JPG

這是孔廟的導覽員,一身漢服,挺有味道,右邊的女孩還是日文研究所學生,對這世界充滿熱情,好樣的

2010_10171211.JPG 

這一排以前沒有的許願牆,有點日本味,上面中英日韓文都有,連阿拉伯文都有,夠國際化

2010_10171216.JPG 2010_1017122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aej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